《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转载请注明来源:新棉花糖小说xmhtxs.com
d粮,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轻易在印度半岛拉起五个土邦步兵团的兵力。印度半岛最不缺的就是廉价的兵源。
在两侧则是比较宝贵的印度骑兵团,他们的训练时间要比火枪兵多得多,还需要给他们配置伺候起来麻烦的战马。
而在印度步兵团后面,是第十二兵团一个旅的兵力,用预备队投入战场。
第十二兵团的主力是华夏本土的士兵,他们的待遇也是最好的,还有一套抚恤金和福利制度。因为长期驻守南洋的原因,第十二兵团也不可避免地补充了一批马来人、爪哇人、暹罗人来担任工兵、后勤兵,甚至是战斗兵源。
“波斯士兵和印度士兵,哪个地方的兵源好一些”秦佐明临战却在心里想着哪里的兵源更好。
现在九州军除了帝国常备军绝大多数仍由华夏人担任军官和士兵,还建立了一套仆从军制度。要控制这么大的疆土,如果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人去做,那么成本未免太高了。华夏人在仆从军把持着军官的位置,对仆从军进行训练和带领他们战。
即使是仆从军,在华夏军官眼中也有战斗力的划分。
一般来说,华夏军官更喜欢使用战斗力比较强的东瀛武士、浪人组建的东洋兵,其次是爪哇、马来、暹罗、安南等南洋兵。
印度土邦士兵虽然用的比较晚,身体素质不高,不过却最廉价也最容易驯服。
以后在波斯招募一支仆从军来保护油田倒也可以不失为控制成本的好主意,就是不知道波斯士兵的性价比怎样。
秦佐明在想到别的事情,排枪声让他的思绪回到了战场上,印度土邦士兵和波斯新军已经开始交火了。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破波斯军团十万
战场上硝烟弥漫,波斯宰相和众多波斯贵族在城墙上看着不远处双方的交战,目瞪口呆。
他们引以为豪的波斯新军竟然在5个印度步兵团的突击下节节败退
“那些孱弱的印度土邦人怎么可能”
波斯宰相和一众波斯贵族犹不敢相信。
他们可是按照以前英格兰人交给他们的一套方法训练新军,而新军可是在和奥斯曼帝国的较量中也不落下风,怎么可能被他们瞧不起的印度土邦士兵打败
莫卧儿帝国虽然被他们视为同等地位的存在,他们在心底却不怎么看得起印度土邦士兵,认为他们无非是人口太多而已。
但是眼前的印度步兵团像是改头换面了一样,即将击溃波斯帝国最精锐的部队。
“别慌,我们高贵的骑兵会上前冲锋,冲垮他们的步兵队形。他们没有长矛手,没有任何抵挡骑兵的方法,在我们高贵的骑兵面前,就像是一场屠戮。”
宰相暂时稳定众人的情绪。
十万波斯大军之中,波斯骑兵的数量超过2万,怎么也能够凭借冲锋力挽狂澜吧
所有波斯贵族都将赌注放在了波斯骑兵这一边,波斯骑兵们感受到了来自城墙上的压力,他们整装待发,重骑兵来到了最前面。
数以千计的波斯重骑兵试图组织冲锋,对面第十二兵团的火炮已经盯上了重骑兵,实心弹落在波斯重骑兵之中,战马受惊,一阵人仰马翻。
骑兵冒着炮弹在寻找自己的将领以集结成为队形,在他们还没有来得及集结成为密集的队形,印度步兵团排成的线列已经越来越近。
“众将士随我冲锋”波斯的骑兵统帅见对方的火炮还在猛烈地炮击己方,如果不及时反击,恐怕整个战线都会崩溃。
几千名没有来得及排成严密冲锋阵型的波斯重骑兵被迫硬着头皮开始对印度步兵团发起冲锋,前面的重骑兵平举长矛,锋利的矛头流溢着寒光。
印度土邦士兵见对面的波斯重骑兵洪流汹涌而来,他们学会了抵挡骑兵的方法。
他们比起射击的时候更加密集地靠在一起,排成了刺刀阵,最前面一排的火枪手甚至将枪托抵在地上,用以承受重骑兵的压力,而后面的火枪手还在开枪射击。
战场上流弹激飞,不时有冲锋的波斯重骑兵中弹从马背落下,淹没在滚滚洪流之中。
“机枪手就位”
几挺加特林机枪从刺刀阵的豁口冒出来,机枪手紧张地握着机柄。
冲锋中的波斯重骑兵并没有发现对方已经拥有刺刀和机枪两种对付骑兵的利器。
加特林机枪冒着滚烫的白烟,金属子弹以每分钟上百发的速度快速扫射,一个个倒霉的波斯重骑兵带着重甲栽落可以抵御冷兵器的重甲在子弹的动能面前被轻易击穿
一个波斯骑兵将领在冲锋过程中发现身边的骑兵不时落马,而且一倒就是一大片,他有些惊疑对面火力的强大“到底是什么火枪”
他正嘀咕间,一发金属子弹穿透了他身上的锁子甲,让他失去了意识。
重骑兵被密集的火力打懵了,他们损失惨重之下来到印度步兵团摆开的刺刀阵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战马下意识想要避开明晃晃的刺刀,让重骑兵阵型陷入混乱。
而有部分重骑兵凭借着惯性冲入了刺刀阵中,长矛贯穿了土邦士兵的胸膛,而他也被刺刀所刺杀。
波斯重骑兵与印度步兵团的交锋是再典型不过的骑兵猪突步兵方阵的场景,但是波斯重骑兵意料不到的是还有刺刀和机枪的存在,他们也无法想象孱弱的印度土邦士兵竟然在这里爆发出来严格的纪律性,在华夏军官的督战下死战不退,就像是一条防波墙。偶尔有波斯重骑兵突破防线,不过很快被后面的督战队和预备队围剿。
“不错,土邦士兵帮我们消耗了对方的重骑兵。真不知道是该称赞秦佐明训练有方,还是所有人在严格的职业训练下都会成为战争机器。”
为总指挥官的黄得功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五个印度步兵团不仅击溃了波斯新军,而且还能挡住波斯重骑兵的冲击,颇为满意。至于土邦士兵因为强行挡住重骑兵冲锋而损失颇大这件事,黄得功就没有怎么考虑了,再到印度半岛招募补充兵源就是了。
黄得功对一个骑兵军官说道“让我们第十二兵团的骑兵团投入战斗,全面发动总攻”
远征军中最精锐又为预备队的华夏第十二兵团投入战局,重骑兵失去机动力后成为了火枪的靶子,他们不断被收割,最终只能够败逃。
波斯轻骑兵则和印度轻骑兵在一起厮杀,喊杀声惊天动地。
波斯宰相和贵族在城墙上目睹了整场大会战,他们最为倚重的两支部队波斯新军和波斯重骑兵,在远征军的面前一败涂地。
他们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当重骑兵溃逃后,他们的脸色已经和猪肝一样发青。
十万波斯军团,被一万人、深入腹地的远征军打到丢盔弃甲,而且还是在波斯帝国的皇城,六十万居民的众目睽睽之下被打败
“大人我我们现在该怎么是好”波斯贵族哆嗦地向掌权的宰相发问。
没有出来观战还好,现在亲眼目睹十万波斯大军溃败,他们绝大多数人吓得肝胆俱裂
“和谈,和谈,不就是在我们疆土内建立要塞么让他们建立就是”波斯宰相也被吓破胆,头皮发麻,找来之前的出城的贵族,“你们再去找到他们,全部答应他们之前提出的条件,让他们速速退兵,千万不能攻陷伊斯法罕”
“大人,现在他们已经胜券在握,恐怕条件不会和之前一样简单了”贵族们全都面如死灰。
若还有十万波斯军团在手,谈判的时候还算有点底气,而如今十万波斯军团被击溃,皇城伊斯法罕岌岌可危,谈判的主动权全部交了出去。
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伊斯法罕条约
战场上一片狼藉,波斯军团的军旗倒在地上,被印度土邦士兵践踏而过。数以千计的波斯士兵成为了俘虏。
波斯军团十万大军四处溃逃,部分人逃入了城中,还有部分人逃到了北边。
远征军清扫战场,获得的战利品无数,仅仅是波斯军团的军旗就缴获了上百面,抓获波斯军官数以百计。
与莫卧儿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一样,波斯帝国照样屈服在新式火器和严格训练出来的仆从军脚下。
逃入城中的波斯士兵让伊斯法罕城一片慌乱,上到波斯贵族,下至平民和商人,人心惶惶,街道上到处都是散落的菜叶和木柴。
城中的平民门窗紧闭,害怕被溃兵抢掠或者被城外的远征军攻破城池。
极少有城池在被攻破之后还能够保存完整。
有一队波斯贵族摇着白旗从城中出来,要求再一次进行谈判。
不过这一次礼部使节团并不想要在城外的营地和波斯人和谈,而是要求在伊斯法罕城中洽谈。
礼部使节团再一次进入伊斯法罕,他们这次趾高气昂,他们是战胜者,城外还有远征军为他们的后盾。
波斯宰相带着一群权贵在宫殿中接见礼部使节团。与第一次见到礼部使节不同,这一次他们却是怀揣着敬畏和憎恨的眼神,对方的武力让他们感到恐惧,战败的事实又让他们不愿意承认。
“宰相大人,我说过我们很快就会再次相见。你看我们多么遵守信用,这么快就又再次见面了。”
礼部大使见到了脸色苍白的波斯宰相,对方因为目睹了波斯十万军团的溃败而魂飞魄散。
“如果有可能,还是不希望再次与你们见面。我们不过是拒绝了前去参加你们的所谓万国博览会,你们有必要使用武力吗”宰相有些不满。
“宰相大人,你我都心知肚明,参加万国博览会只是外交要求的一部分,我们想要获得在波斯湾沿海进行贸易和建造要塞的特权。”
“若是不同意你们无礼的要求,又当如何”
“那就要看看城外我们的远征军是否会同意,他们是否会愿意空手而归。”
“我们波斯帝国各地的援军还在源源不断地到达,伊斯法罕城墙坚固,如果你们继续围攻我们的皇城,将会陷入我们波斯大军的包围。”
“我相信我们攻陷伊斯法罕城的速度会远远快于你们援军抵达的速度,如果攻陷伊斯法罕城,我不会保证那些印度土邦士兵、葡萄牙人会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
双方针锋相对,波斯宰相试图为谈判争取更加优渥的条件,减少战败的惩罚。
城外的远征军在谈判期间开始围着伊斯法罕城挖掘壕沟,摆出了一副要攻城的姿态。
他们从波斯军团时候手中缴获了大量的铜炮,这些铜炮被推到了城下,反而成为了远征军炮轰城墙的火器。
双方的谈判一度僵持。
不过当礼部使节团发出总攻的最后通牒的时候,波斯宰相和贵族为了避免伊斯法罕城被攻陷,他们还是选择了妥协。
一旦伊斯法罕城被攻陷,不只是他们个人的财产受损,而且帝国的威严都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不少臣服波斯帝国的附庸国或者附庸的部落都会想要背叛帝国。
伊斯法罕条约在波斯帝国皇都,古老的伊斯法罕城签订。
“贵方需要在五年内赔偿我们200万两白银,如果超出五年期限,则需要向我们每年额外支付20的利息。”
“我方可以在海岸线100公里的范围之内任何一个地方修建要塞,并且驻军,同时享有波斯帝国疆内所有石油的唯一开采权,即使是贵方的皇帝想要使用石油,都必须要从我们手中购买。波斯帝国民间禁止开采石油。如果我方认为贵方存在私自开采石油或者破坏我方油田的行为,我们有权调动要塞守军进行紧急处理。”
“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通商贸易,这个就不用说了。还有参加万国博览会的事情,我们邀请你们的皇帝前来,如果皇帝不方便,派遣有点分量的贵族前来亦可。”
双方在伊斯法罕条约上签字,与加尔各答条约、君士坦丁堡条约一起,华夏开始在南亚、中亚、西亚施加影响力,几乎打开了全世界的市场。
波斯帝国年少的皇帝目睹了伊斯法罕条约的签订,他有些不知所措地用皇帝的印章在条约上盖字。
宰相和其他的贵族都已经同意妥协,他一个年少的皇帝并不能够改变结果。
这些海外的征服者到底是来自哪里年少的波斯皇帝见到下方趾高气昂的礼部使节团,内心产生了离开波斯前去海外游历的想法。
波斯宰相签订了有损主权的条约,像是松了一口气,又极其不甘心“你们打算在哪里修筑要塞又要派遣多少驻军”
“我们会根据之后的实地考察和需要修筑要塞和派遣驻军,无需告知你们。”
礼部使节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很满意地令人收下条约。
200万两白银的赔偿金,足以弥补这次远征的费用。
华夏可以在波斯湾沿岸100公里的范围内自由修筑要塞和驻军,而且还不需要知会一声。
这样的条款真是苛刻到了极点,以至于波斯宰相和波斯贵族完全忽视了石油这件事情。
而在楚云这一边看来,修筑要塞和驻
大汉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棉花糖小说xmht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