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棉花糖小说

夺回大位(第1/2页)

大周的宰相基本上和汉唐一样,讲究出将入相。

能做到宰相这个位置的人,做过地方官(最好是边事)、一地节度使、立过军功三者缺一不可。

但一般情况下,当了宰相就必须放弃军务。能从文阁武阁之间来回走动,两权并掌的人屈指可数,立国到现在,也就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大将军齐盛天,一个是先帝头号托孤大臣寇准。

现任宰相李迪并内府令杜衍走了进来,看到端坐座上微笑的天子,两人的嘴角齐齐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

“臣李迪(杜衍)参见陛下,恭问圣安。”

臣子并不是所有场合都要喊万万岁的,像老李和老杜这样以前日常见天子的人,就不需要每次都喊了。

两人默契地在后面加了句恭问圣安。

陛下你可算是囫囵着回来了。

对于老柴家皇帝爱往外跑这件事,两府的大臣们都已经很习惯了,也无可奈何。

想当年,就连病秧子成帝,也曾经驾临边关,闹着要向他爹柴荣一样御驾亲征。

“朕躬安,两位卿家平身。”

阿宛随后向身边的内侍王安道:“赐座。”

阿宛并不想给他们讲讲自己去了哪儿,随即便例常地询问事务。

李迪先开口,财权被分走后,宰相手中就主要剩下调动人事并主管朝中事务的权力,但饶是如此权柄也很大,阿宛听他的报告的要事足足花了一个时辰。

李迪并送上几份奏章,阿宛接过来看了看,主要是陈述当下政策施行的利弊得失,此外还建议了朝廷出钱加大对州县书院的资助,再来就是……打参知政事老吕的小报告。

对于这个小报告,阿宛全当没看见。

随后轮到杜衍,为内府令,也被称为皇帝的“家相”,天下财赋一分在三司,一分国库,剩下的则在内府中,可以说这个地方是最容易生蛀虫的。

尤其是生一些皇亲国戚的蛀虫。

先帝在位时,宠妃刘氏的家人就仗着自己的亲戚身份侵吞内府的产业,阿宛早就想整治这个机构。

所以她把当过御史中丞,后来得罪了刘妃被贬,在凤翔府干得风生水起的杜衍调进了内府,老杜在内府堪称火眼金睛,几个月的时间就把上上下下整治得焕然一新,内府的小金库都比以前满了不少。

杜衍道:“陛下,北方幽州,蓟州,崇州等地,免十年赋税期限已满,如今民生安足,臣请派一能臣赴边,将此几州纳入钧平策中,以使边地之民蒙被圣恩。”

幽蓟皆是唐代边境故土,崇州则是跟契丹人打架的战场。

可想而知这几个地方有多穷。

杜衍顿了一下,道:“尤其是幽州,为日后迁都事计,臣请再调内府能匠百名,勘察渠道,沟通河谷……”

一旁的宰相李迪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跳了一下。

他随即道:“臣附议。”

迁都一事是世宗皇帝柴荣搞出来的。

汉唐皆定都在长安,但自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就意识到在函谷关内的长安的短处——缺粮。

自从开通大运河后,从鱼米之乡淮扬到长安,势必经过开封这个水路枢纽,不仅如此,就算从陆路调兵进关中,十条路里也有八条要经过这里。

一旦截断了开封的路,长安危矣。

所以唐代在开封设宣武军节度使,到了唐末,后梁,后晋,乃至于大周,都干脆选择开封为都城。

但定都开封也是有短处的。

别的不说,单说这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旁边一条黄河时不时泛滥一次的危险地势,就已经是一个最大的不安因素了。

对此很多人都建议迁都洛阳,但柴荣觉得,幽州“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为了防北方的游牧民族,他要迁去幽州。

而且这话是当着幽州父老的面许下的承诺。

柴荣之后,老柴家的几任皇帝都把幽州为一个重点建设,就是为了以后迁都做准备。

但真的要迁都,大臣们肯定都是“什么,真的要迁”“陛下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的态度。

不过其中李迪是个例外。

因为他是河北人。

阿宛道:“依卿之意,派谁为好?”

杜衍道:“臣举荐知谏院右正言晏殊。”

阿宛看了一眼杜衍,向后靠在椅子上:“李相也举荐一位吧。”

李迪道:“臣举荐知制诰曾公亮。”

一个在谏院,一个在皇帝身边,阿宛虽然舍不得小曾,但把他放出去长长资历是必要的。

“朕意遣曾公亮去,册封幽蓟节度使,召回现任节度使夏竦,为枢密院副使。”

阿宛顿了一下,道:“晏殊升知制诰,到朕身边来,两位卿家意下如何?”

两人一齐道:“陛下圣明。”

站在云霄殿门口,阿宛举目而望,大半个开封城收入眼底。

柴周的皇宫原来是世宗柴荣修的,就是把唐代的汴州官衙门翻修了一下,规模并不大。

然而柴荣修好了皇宫,自己跑去住军营了……

到了成帝柴宗训,阿宛这位没有安全感的伯父大起宫台,把整个皇宫推翻重建,并在建筑上吸收了汉唐的风格。

整个紫微宫的台基足有八层楼那么高,站从下望上去如置云霄,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正殿名字就叫做云霄殿。

虽然很高大宏伟,但很不幸的是,底下松软的泥土承受不了,再过个几十年,可能就陷下去了。

所以迁都是必要的。

站在殿门口,风声猎猎。

阿宛从内侍王安的手中接过一个望远镜——这是大将军齐盛天的诸多发明之一,小巧好用还顺手,大周的将军们基本人手一个。

她把筒子抵在眼睛上,向宫前望去,整个繁华的汴州城全入眼底。

再向左边望去,南北禁军的军营中,士兵正在操练,再挪一点方向,是她的亲军八卫,平日里寸步不离跟在她身边的,是风扬卫,她看到校尉任裕正在巡逻。

再往右边望,一条滔滔的黄河,她看到她的知制诰曾公亮正在和河工商议如何治河。

小曾治水还是一把好手,所以经常被她派出去巡视河道。

再往后边望,一望无际的田地,成片的农舍,田中劳的农民,刚刚冒出了头的麦苗。

这是她的皇家园林。

跟前汉的上林苑一样,柴周的皇帝也选择把自己的私田租出去,给那些无地少地的贫民耕种。

人数不多,比汉时差的远,也就五六万人。

但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收买民心的举措,也是为了防止老柴家的皇帝真的成了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天真地以为自己跟士大夫共天下的蠢货。

农田旁,是几个巨大的湖泊,都是引黄河之水而入,以灌溉农田之用。

在湖泊和农田间,是内府的官衙,一排排新式的水车正在运行,旁边的府库外,今年的秋粮正在卸车。

钧平之策听起来很简单,执行起来却很困难。

先不说买入粮食,一下子就可能花掉国家的所有小钱钱,存放粮食,要修多少粮仓,卖出粮食,要被多少官僚挖墙角。

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摆在了皇帝的桌面上,假如农民没有土地,交不上粮也买不了粮,这个政策也是用处不大的。

钧平策实行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当初先帝为此却亦准备了十几年。

虽然实行下去依然有着一些弊端,比如某些地方官稍稍变动一下价格,就能吃得盆满钵满,但只要它实行了,那就是值得的。

指望大周的官员们全都两袖清风,廉洁奉公,体恤百姓,造福万民?

做梦去吧!

小说推荐:《大明汉高祖》《她是S级哨兵们的白月光圣女》《好莱坞的亿万富豪》《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红楼之平阳赋》《为小说原住民预告天灾》《逢君》《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苟在女魔头身边偷偷修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快穿女配拯救系统竹林深处是我家变成小白兔的日子再世为狐系统之女配攻略时空穿越症候群[埃及神话]超度灵魂也要推行市场经济梦幻傀儡师的综漫囧死个人了快穿系统之女配复仇[陆小凤同人]九剑野生动物的日常快穿之虐渣虐渣[大唐双龙]问鼎妹妹的时间回到古代开产科来做游戏吧!女王大人综漫:神之征途鸡夫夫(ABO)古墓里的一窝蛇章鱼哥X海绵宝宝 比基尼海滩的幸福生活白莲花,给公主跪下!跪伏吧,鱼唇的主角!(快穿)宋帝江山坏事多磨你好,猫先生开封犬游记重生之朗朗星空本书禁阅·熹微快穿之拒绝小白花[斗罗]烨火芙爱维尔海的人鱼攻略吧,少年(快穿)[综穿]完美执事养成系统脸盲狱主修真记(快穿)逆袭吧,女配海贼王之青王奋斗吧,小受!做侍卫,朕也是天下无双[快穿]桃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