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不贤良》转载请注明来源:新棉花糖小说xmhtxs.com
皇上身边的吕公公亲自来传旨,祁王府堂前乌泱泱跪了一片,柳青山心下雀跃,急匆匆赶了过来,在吕公公一脸慈爱的瞩目中往楚萧身边一跪,静听宣旨。
黄帛一展,吕公公响亮的声音从脑袋顶上传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夫柳氏长女青山,盖倾城之貌以成绝代,藏五车之学幸脱尘俗,朕私以刚愎之好,铸姻亲浊染白玉,造因果谪贬天仙,错呈盲子,一误再误,为之过也。”
“今朝悔悟,痛心疾首之至。惟愿赎其不展愁眉之错,释鹤归林,以此,特准祁王夫妇和离,赐柳氏女骏马5匹,美玉十件,锦缎三百,黄金千两。”
“皇六子祁王楚萧,尘烟障目,玉石不分,着禁府一月,遣医用药,盼平复如旧,钦此。”
……
宣读完圣旨,祁王府堂前陷入一片诡异的宁静。柳青山愣住,吕公公见此情形,笑眯眯提醒了她一句。
“王妃,您接旨啊。”
柳青山赶忙领旨谢恩,把人送到门前,清水非常有眼力见地给吕公公塞了包银子,眼见着吕公公笑出的褶子更深。
直到吕公公走远,柳青山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她怎么觉得,这皇帝也有点癫癫的,哪有人圣旨这么宣的,通篇总结下来就一句话——
她好,祁王瞎!
不偏袒自己儿子也就算了,还昭告天下说他不配。要不是皇帝把原主嫁给了楚萧,她都怀疑他自己对原主有点意思。
不过这皇帝也太精分了,明明一个多月前还对着她全家喊打喊杀,这会儿又来恩宠深重这一套。
原主好歹也算皇亲,即便真害了秦王妃,要么是软禁,要么是直接杀了,可他偏偏下令用刑,还连坐了柳家,以致审官诚惶诚恐把原主折腾死了。
噫,这种人好可怕。
柳青山恶心地摇了摇头,一转身对上脸色不太好的楚萧,立马心情又舒畅起来,她扬起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笑,幸灾乐祸道。
“殿下,看开点,而今如您所愿,也算皆大欢喜了,咱们早点把和离书拟出来,官印一过,我明儿就回柳府去了,您也眼不见为净不是。”
楚萧冷冷看过来,不知怎么的突然问:“你还记得去年中秋,你对我说了什么吗?”
柳青山以为他记着以前的仇,赶忙道:“啧,殿下,咱们这都好声好气和离了,还总惦记着以前那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干嘛。”
她胆子颇大地拍了拍楚萧的臂膀:“咱俩啊,展望未来,只谈以后,不记从前哈。”
楚萧没理她,又自顾道:“那你服输?”
“服服服,我服输,成了吧!”
柳青山心情大好,压根没费神去想他跟原主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嘴上大大方方服软,结果一抬眼,楚萧的脸都黑了。
柳青山心道他这人真难伺候,赢了还不得劲,还非要成就感到位,于是默默叹了口气,端端正正朝他行了一礼,收敛了戏谑。
“殿下明鉴,妾身当真服输,今后一别两宽,还望我与殿下,各自珍重。”
再抬头时,楚萧脸上无端的怒意果然散了下去,他静静看着柳青山,没再开口,但眸色依旧深重。
柳青山看他这架势就觉得烦,这些王公贵族,动不动就摆谱,怕他耽误事儿,也没想指望他什么,干脆利落转身,边道:“算了,殿下琼枝玉叶,和离书还是我来写吧,咱们赶紧把事儿给办了!”
她加急赶制了一篇出来,按了个手印,又盖了自己的印信,兴冲冲拿给了楚萧。
短短一篇和离书,楚萧看了良久,而后他冷笑一声:“离心离德,方枘圆凿?”
柳青山:“对对对!”
萧术:“咫尺天涯,情同纸薄?”
柳青山:“对呀对呀,不是吗?”
楚萧又看向了她,他的眼神太凉薄,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柳青山突然有种被看穿的仓皇,莫名其妙心虚了起来。
刚心虚又觉得不对,原主明明是被辜负的那一个,她怎么能心虚!
于是她也把目色放凉,坦坦荡荡回望楚萧。果然只争锋片刻楚萧就败下阵来,转开视线,拿起了自己的私印,只一顿,就重重按在了和离书上。
和离书一成,柳青山马不停蹄去官府备了案,嫁妆清点得早,这会儿已经打包好了,柳府派了人来接,柳青山头也不回地走了。
离京!她要离京!
去他娘的高低贵贱!去他爹的封建皇权!
她要天高皇帝远!她要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柳青山在柳父柳母抱着她哭时自顾自傻呵呵乐,柳青云突然想起点什么,抬头抹了把泪:“对了,女儿啊,皇上今儿说中秋宫宴,让你随我同去。”
笑容在柳青山脸上定格,僵硬,骤然消失。
“啧”,柳父红肿着眼泡,不理解地皱了下眉:“这才七月初,皇上怎么就把中秋的事儿给安排好了?”
柳青山还是没反应过来,讷讷道:“啊?啥?!”
柳青云:“宫宴,中秋宫宴!皇上让你同爹一起赴宴。”
柳青山愣了片刻,突然嘴巴一瘪,受到迟来的打击,成功和她爹娘抱头痛哭起来!
柳夫人跟着擦泪,心疼地顺着她的背:“没事的,我的儿,和离不是你的错,爹娘养你一辈子!”
柳大人看她哭得伤心,刚收住的泪又狠狠往下掉:“是爹的错,爹就不该让你嫁过去!”
离京计划泡汤,柳青山嚎得万分真心:“嘤嘤嘤爹啊……呜呜呜娘啊……啊啊啊苍天呐!……”
*
回府第二天李福民杀上了门。
柳青山从头到脚扫视了一遍来人,这个李福民和原主记忆里没大差……年余未见他除了高些,依旧还像个白汤圆,圆圆润润虎头虎脑,模样倒是破天荒地生得不错。
这汤圆算是原主发小,他爹李子瑜和柳青云曾经一齐在陇西任过职,又差不多时候接连回了京,交情甚笃,李福民小原主两岁,顺理成章成了她的跟屁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