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棉花糖小说

第七章 父子分家

一秒记住♂.{一^六,八^看,书^首^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m♂.♂♂♂♂.♂co3

虽说是土屋子,但是砖头还是要买的,挨着地基的墙起码要用砖砌,否则不防水。.还有屋顶上的瓦也是需要买的,不能再用麦秸秆了。樊老爷子和樊爱民共同凑够了几百块钱,买了砖头和瓦。砖瓦很快就送货上门了,使用骡子拉的,拉了好几车。每拉回来一车,樊老爷子都要亲自检验,取一盆水,把砖瓦放进去,看看泡泡是多还是少,泡泡多了,代表砖瓦吸水快,密度不够,没有烧熟。买的砖瓦几乎没有冒泡,樊老爷子很满意。

用砖砌墙倒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最难的是砌土墙。首先需要在院子里挖个大一点坑,坑还不能深。倒土,兑水,要不断用铁锹翻,必要时还得下去踩,防止有干土块,一旦有干土块就不能与周围泥融汇在一起,后续建的墙就不结实。

.确定没有干土块之后,再往泥里面放麦秸秆。放麦秸秆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增加泥的结合度,砌的墙不容易倒、不容易裂。砌墙的时候,要先用两个木板夹住两边,再把泥倒进两个木板中间,稍干了即可取下门板,这部分墙就算砌成了。堂屋的墙晾晒的时候,就砌西屋的墙;西屋的墙晾晒的时候,就砌堂屋的墙,两座屋子进度差不多。

窗户的位置是预留好的,要使用窗框支撑住,可以先做窗户,也可以盖好房子之后再安装。大梁和椽子也很讲究,要用火烤,直到烤黑为止,一是防虫,二是表面更坚固,还有就是更干燥。木工活找木匠程就可以了,木匠程也很爽快,没有收钱,算是帮忙了。

.

农村盖房子,上梁那一天是最热闹的,就像城里楼盘封顶一样要祝贺一番,如果亲朋好友知道了,甚至会来捧场,顺便送来烟酒。上梁不复杂,但是费力气,因为大梁、椽子、还有屋脊三角架都很沉,十多个大男人才能把这些笨重的东西拉上去,并且还要摆好位置。樊老爷子请邻居们帮忙,邻居们也很乐意,谁都有需要帮忙的时候!那时候在农村有钱也不一定请来吊车,只能请人帮忙。

樊老爷子,还有几个儿子、邻居们,用了一上午就把大梁、椽子、屋脊三脚架都安置到位,樊老爷拿出提前准备的鞭炮。“嘭嘭啪啪”之后,邻居们就位,樊老太太端上香喷喷的老母鸡汤和白面馍,樊老爷子拿来特意准备的一瓶大曲酒。

紧接着,房顶铺木板、糊顶、上瓦,堂屋、西屋就几乎同时完工了。至于院子的墙,没有时间了,天气渐冷,要是砖头墙还能继续干,但是土房子就不能干了,要是结了冰,等明年天一暖,墙里的冰化了,容易倒塌。

对樊老爷子来说,孩子有地方住已经不错了,算是尽到了当爹的责任,况且老大也都快三十了,要不是现在一大家人挤在一起住,樊老爷子早就不操这份心了。

一九八五年春天,樊爱民两口子搬进了新家,尽管很简陋,没有什么家具、家电,但是却有了属于自己的窝。这年秋季,樊爱民和樊老爷子正式分了家,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分的,因为樊老爷子也没有什么财产,而樊爱民在这之前也没有混出什么名堂。而田地,更没有什么可分的,早几年国家按人头实施土地承包责任制,樊爱民自己分到了一亩八分地,现在分家了,这一亩八分地还由樊爱民家种。因为结婚比较晚,刘桂芝的地分在娘家了,在樊家就没有地了。

樊爱民和樊老爷子只能算是一个家族的人,再也不能算一家人了,也就是说樊爱民要独立了。分家之后,他的生活好坏再也跟樊老爷子无关,更跟其他人无关。分家之后,樊爱民和樊老爷子互不相欠,钱物也是有借有还,甚至感情都不互欠,就像盖房子,老二没有义务帮忙一样。话不算重!在那个年代,儿子多,当爹的不可能都去照顾,而儿子生活自身都艰难,依靠手艺赚点小钱还要养活自己的孩子,根本没有太多的义务去照顾父母。

提示:浏览器搜索(书名)+.{一,六,八,看书}可以快速找到你在本站看的书!

新棉花糖小说【xmhtxs.com】第一时间更新《那群孩子已当爹》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民国穿越女掌柜国运求生:娇弱的我靠幸运值带飞妻子不愿意给我生孩子却给情人生开局抢天赋?我刨你家祖坟凡人的平凡一生爱吃狗香肠的小奇哥的新书得到修真空间后:人参灵果摘不完视频通万界:开局猴哥上榜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梦想成真却是1958炮灰:女友前世是病娇小男娘最强渔夫:海岛奶爸不当舔狗后,她哭着跪求我回来霸婿崛起爹死跟娘被拐改嫁我养大弟妹成家转世到香港之我是明星透视医武在身的外卖骑手都市医仙,女总裁们最强救星离婚协议撕三次,带崽二婚他哭崩了重生做股神说好演反派,你怎么假戏真做了?NPC救命我只想躺平重生入官场,草根变凤凰重生93:拎着麻袋去捡漏编外的特工惊!天机门小公主又在摆摊算命所有人偷听我心声改变悲惨未来穿越七零,我带着养子跑路了降龙传假千金出狱后全家都被逼疯了凡人寻长生:科学修仙录穿的每个世界主角都有病怎么办踏准风口成巨富渣夫处处护寡嫂,我靠兽语成国宠!请你,记得我来过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我比神明还老一人:拘灵遣将?亢金龙娘!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穿越六零:丈夫带我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