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天际透出点点斑驳的朝霞。
城隍庙里的火堆已经熄灭了,大殿里空无一人。
大街上人来人往,谢霁带着高熙来到一处小布庄。布庄老板看见两人狼狈的样子就要驱赶他们出去。
却见谢霁朝他走过来,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老板,这身衣服你买吗?”
再出布庄时,两人已是大变样了。谢霁换了一身灰色长衫,一头黑发仅用了根布条束起。
高熙换了身浅蓝色棉衣,下面搭了件月色袄裙。布庄的小丫鬟还用红绳给她梳了两条小辫子,看着简单又可爱。
高熙看着自己身上穿着的新衣服,眼睛快要弯成一条缝了。
虽然她以前的衣服比身上这件要漂亮舒服千百倍,可高熙却依然对身上这件衣服爱不释手,时不时就要摸摸自己的新衣服。
太好了,珠珠终于不用穿的脏兮兮的了!
哥哥对珠珠真好!
谢霁看着小丫头兴高采烈的样子,眼中也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他牵着高熙暖呼呼的小手问:“珠珠想吃什么?我们去东边的早市看看。”
高熙用力地点点头,拉着谢霁的手走得飞快。
早上正是人多热闹的时候,谢霁紧紧握着高熙的手,穿梭在人群里。
两人来到街尾一个老婆婆的摊贩前,那老婆婆衣着素净,动作麻利。干净的篮子上笼了一层棉布,露出的一角里是热腾腾冒着香气的炊饼。
谢霁买了两个饼,又去旁边买了两瓶用竹筒装着的豆浆。他把一个饼递给高熙,另一个分成了两半。
两人就在路边吃着,高熙接过炊饼,迫不及待的就吃了起来。一口下去是脆脆的饼皮,热意腾腾的香味充盈了每个味蕾。
她吃得急就有些噎着了,谢霁连忙拍拍高熙的后背,给她递上一瓶豆浆。
“慢点吃,不着急,哥哥这里还有。”
他知道高熙这是饿狠了,这几天都没有正经吃过饭,妹妹却一声不吭,也不哭不闹。
谢霁心中眼里满是心疼。
高熙吃完了一个饼,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角的饼渣,然后慢慢地喝着豆浆。
谢霁见妹妹吃完了,又递了半张饼在她面前,柔声说:“这个也吃了。”
高熙把饼推回到谢霁面前,摇摇头示意他自己吃。
这时那个卖饼的老婆婆走了过来,又递给两人两张饼。
“今天这饼看着也卖不完,在家里放久了又会变味。就分你们兄妹俩两个吧。”
她看着这两个小孩孤苦,想必是大人都不在了。心中泛起几分怜惜,才有所举动。
高熙往谢霁后面缩了缩,谢霁挡在她面前接过饼,朝着老婆婆道谢推辞,“多谢婆婆。只是这饼我们也不能白要,这钱还是付给您。”
那老婆婆看着谢霁言行有礼,高熙怯生生的可爱模样反而更加怜爱了。
“不要推辞了,只是两个饼罢了。你们两个年岁尚小,流落在外难免会遇到坏人。不如前去官府看看能否收留你们。”
谢霁并未多言,只是道谢。在离开时还是放了六文钱在那老婆婆摊子上。
城中虽有些破旧,但人们也算是生活安稳,衣食住行也过的去。
谢霁带着高熙来到坊市中的一块大木板前,寻找上面是否有租房信息。
他不能一直带着高熙流浪在外,妹妹还这么小,身体受不住。
他身上那身锦衣虽然看着简单,但用料都是上好的锦缎,虽然沾染了些血迹,但也卖了个好价钱,足够他和高熙在这小城中租一两个月的房子了。
谢霁想的很清楚,等到住所安定下来,他就去外面做工,养活自己和珠珠。
谢霁对外称自己和妹妹是北逃时意外和家人离散,才不得不暂居此地,只等两三月后家人寻来。
现下乱世,北逃南渡的人家不在少数,路上离散的更是比比皆是。
谢霁出身高门侯府本就气度不俗,他面对那房东老板时又是沉稳大方,一本正经的样子唬得那老板深信不疑。
房东看着谢霁二人面貌气度,便知道这绝不是普通人家能教养出来的孩子。想着租给他们房子也无妨,日后指不定人家父母找上门,于自己百利而无一害。
两人跟着那房东来到了城东的一条小巷子。巷子很深,住户想来不少。沿着石板路他们来到了一座小院子。
青砖绿瓦,屋舍简单透亮。院子里还栽种了一棵枇杷树,只住了东侧的一户人家。
谢霁还在仔细打量着这座小院,高熙却很是满意了。对她来说不用住在破庙黑屋里就已经很好了。
这时东边的门被打开了,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慢悠悠的走了出来。
老人看见兄妹二人有些惊诧,高熙也一样没想到他们以后的邻居居然是早上卖他们炊饼的老奶奶。
谢霁看到邻居是那位老奶奶时心中有了决断。他租房最主要的就是选一个好邻居,这样以后他外出,珠珠在家时才能安全点。
想到这里谢霁很快就定好了房子,那房东见谢霁年少却甚有主意,便想做个顺水人情,给谢霁介绍了份活计。
巷子出去外面有一条大街,对面的大酒楼上个月刚好走了个账房先生,现在那酒楼正到处招人呢。
谢霁虽然有些年少,但若真是大家出身,身上肯定是有些真学识的,不妨一试。
谢霁微微一笑,朝着房东行礼道:“多谢李老板,这正解了我兄妹二人的燃眉之急。我二人逃亡而来囊中羞涩,正为生计发愁呢。李老板豪气仗义,在下大恩不言谢。”
李老板见谢霁明朗大方,毫不露怯心下肯定了几分,当即满意的走了。
谢霁和高熙租的是西边的两间小屋,走进去是一个小正堂,左边一间卧室,右边是一间小厨房,茅房是公用的,在院子角落处。
他们租金有限,能够租到这样一个房子就已经是极好的了。
高熙兴奋的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她一会儿这里看看,那里摸摸。最后跑过来一下抱住谢霁的腰,亮晶晶的眼睛笑着望他。
谢霁看小丫头高兴的模样,也不禁有些愉悦。他揉了揉高熙细软的头发,笑着说:“我们以后就先暂时住在这里。”
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谢霁推门一看,正是住在他们对面的那位老婆婆。
老婆婆笑着说:“没想到这院子里竟然还能有人住进来,还是你们两个小家伙,倒是有缘。”
谢霁抬手向那老婆婆行礼,“多谢阿婆,以后小子和妹妹还请阿婆多多关照了。”
高熙也学着谢霁的模样行了个礼。
那老人家见兄妹俩这么有礼貌也多了几分喜欢,连忙过来扶起两人笑道:“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以后互相帮衬的就是。”
“小子谢霁,这是妹妹珠珠,还没请教阿婆姓氏呢?”
“老婆子姓李,你叫我李阿婆就是了。这天也不早了,你俩新搬进来肯定还没有置办物件,不如先去我那儿吃顿便饭,也不耽误时辰。”
兄妹两人推辞不过,便去了那李阿婆家中吃了顿便饭。随后又去了街市上买了两床棉被,灯烛之类的日常用品。
入夜后谢霁借了李阿婆家的锅,烧了一大锅水,兄妹俩终于洗了个热乎澡,才松快了些。
院子里月光洒满了整个庭院,屋内的油灯明明晃晃地照亮了半个屋子。
谢霁把被子平平整整的铺在床上。他们身上银钱不多,只能买两床被子,也只有将就着。
高熙躺在床上久违的感受到了棉被的舒适。
她的身心完全的放松下来,不知不觉间就陷入了沉睡。
两人在这小院子里安稳居住了下来。谢霁去的那座酒楼原先还因他年少很不信任,可不过十来天的功夫那大掌柜就对谢霁赞不绝口。
中午,高熙正在隔壁李阿婆家里玩耍。
李阿婆孤身一人居住,她两个儿子的都参军战死,镇北王治下对将士遗眷抚恤甚高,日子倒也过得去。
只是一个人的生活未免孤单,高熙来了以后倒是经常跑到她这里来玩耍。
高熙生的可爱漂亮,又懂事乖巧。李阿婆早就把她当成亲生孙女般疼爱了。
院门响起阵阵敲门声,高熙一下就风风火火的跑过去开门。
谢霁当了账房先生以后也忙碌了起来,中午若是来不及回家,就会让酒楼的小二帮忙送一餐回家。
高熙以为是酒楼的小二哥,结果开门一看却是谢霁。
高熙惊喜出声,一下就扑到了谢霁怀里。谢霁揉了揉她的头,牵着高熙进门。
他先是到了李阿婆家中放下一个点心盒子,笑着对李阿婆说:“这些天多亏了有阿婆照顾珠珠,小子感激不尽。这是酒楼新出的糕点,我买了一份让阿婆尝尝味道。”
李阿婆说:“你这孩子买什么点心啊,以后可不许再破费了。”
两人向李阿婆道别,回到了家中。把靠窗小炕上的桌子收拾干净,就开始吃饭。过后谢霁又从食盒最底下抽出两包点心递给高熙。
高熙惊喜地看着谢霁,“谢...谢...哥哥。”
谢霁看着妹妹可爱的样子,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头。
珠珠现在说话正在好转,最高兴的莫过于谢霁了。
前几天去了医馆,大夫说高熙的口疾会慢慢好转,这让两人都惊喜不已。谢霁相信妹妹以后说话一定和常人一般,他会慢慢等待的。
傍晚时刻的天边晚霞散开,橘红色的光洒满了庭院,透进屋子。
轩窗半开着,高熙倚在谢霁的怀里,谢霁带着她的手握着笔,一笔一划的写着:
“珠——珠——”
“珠珠,这纸上的字就是你的名字。”
高熙认真看着纸上的字,默默在心里记着。她写了两遍,渐渐觉得有些熟练了,兴奋不已。
她转过头去,指了指谢霁。
“哥......哥的......名字。”
谢霁失笑,他刮了刮高熙的小鼻尖。“你啊你,自己的名字还没有学会呢,就想着下一个字怎么写了?”
高熙不依,耍赖似的扯着谢霁的袖子。
谢霁环抱着高熙,任由着小姑娘调皮的举动,略带着宠溺地说:“好,明天哥哥再带一些纸回来教你这个字怎么写。”
两人把纸张都写完了,高熙随意地倚在谢霁怀里静静看着窗外。
现下已是三月初,春和景明,天气也渐渐回暖。
傍晚的风还带着丝丝凉意,拂过院中带着嫩芽的枇杷树,穿过半掩着的窗,吹动了小桌上女孩幼稚的笔墨。
小说推荐:《赤心巡天》《大将》《乌龙山修行笔记》《星空职业者》《华娱之2000》《从泰坦尼克号开始》【齐齐读】《疫病之上》【技术流小说】《肝到厨神才算开始》
新棉花糖小说【xmhtxs.com】第一时间更新《赠君珠》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