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商崛起》转载请注明来源:新棉花糖小说xmhtxs.com
矗立千年不倒。是因为世族们为了维持自身的地位,一直在招揽大量读书人作为幕僚,并想方设法的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人,通过姻亲血缘关系相互扶持,以此来保证自己的利益。
一代传一代,周而复始。
世家的底蕴是数千年积累下来的,他们主体为读书人,数量庞大,自称是名门望族,掌握着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在民间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世家的影响力越大,皇权的影响力就越小。
皇帝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并且对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现象感到厌恶。为何寒门难出贵子?因为世家贵族在知识文化方面,几乎做到了垄断。
世族公子在学习君子六艺,寒门学子却在担忧自己交不起束脩。
得不到好的文化教育,买不起四书五经,笔墨纸砚又属于贵重的消耗品,百姓们根本承担不起。能够进入学堂读书的学生家里多少是有些资产的,因为真正的贫民压根就买不起书本,他们连踏入学堂的资格都没有。
在这种条件下,寒门学子想出人头地,走向上流社会简直难如登天。
寒门学子的诗词念得再好,书法练的再工整,写不出好的策论依旧是白搭。
策论题目与国家社会、经济、军事、民生风气息息相关,主考官会根据当下的国情随机出题,考验的是考生们知识是否博学,应变能力是否灵活,是否具有治国安邦的才能。
除了基本的写作功底之外,考生满还需要努力揣摩主考官的心思,只有文章对了考官的胃口,才有机会高中上榜。然而,每个考官都有自己的喜好,哪怕你文采斐然,但文章风格不符合主考官的喜好和行文要求也不行。
科举之路看似是宽阔的,其实也是狭窄的。
寒窗苦读数十载,为的就是金榜题名的这一天。然而没有朝廷的人脉、没有大儒的教导、没有渠道了解时事,最后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块蛋糕就那么大,名门世族将所有名额都占满,哪里还轮得到寒门子弟的头上?
那寒门还能出贵子吗?
能,但是极少。
能在这种情况下出头的都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只有实力运气都到位的天选之子才有机会成为皇帝的心腹,成为皇帝手中的一把利剑与世族分庭抗礼。
皇帝为了遏制世族继续壮大下去,鼓励天下学子读书上进,把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殿试取士的方式来吸纳人才,选拔官员,凝聚天下所有寒门学子的力量以此来减少世族的威胁。
同时,随着皇权的巩固,世家大族的声望势必要背削弱。
“世族渐微,寒门必将崛起。”
谢和山早早认识到了这点,他急流勇退,远离权力中心,以此来保全谢家数代荣华。
谢和山致仕归家,可谢家的影响力依然在,虽然他退出了朝堂,但多年的经营也不是白费的,王府身后的枝节盘根错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年承德皇帝新帝登基,一直忌惮这谢和山这个皇叔。
谢和山为了不让皇帝猜忌自己,一直没让儿子进入派系争夺,所以端亲王谢弛这么多年来一直是个闲散王爷的形象,地位尊贵,但并没有掌握实权。就连自己唯一的孙子也没有例外,他早早把谢卓安排到青州求学,就是为了防止皇室对他下手。
总之,越低调越安全。
爷孙两在书房谈了大半天,有了谢和山的指点,让谢卓对朝堂、对各方势力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千里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棉花糖小说xmht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