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棉花糖小说】地址:xmhtxs.com
新房已经盖成,眼下家里最要紧的事儿,便是赵青山要去考童生。
新房子看着崭新明亮,但里面却空荡荡的没有什么家具,每次一进门谭母都觉得有些过于冷清了。
她拿出自己的一些体己钱,交给谭父,“既然两个孩子的婚事都这样说定了,现在新房子也都盖好,咱们不如早点打些家具,一来实用,二来也算是咱们对于赵家的一份心意。”
女儿家出嫁的确需要提前打好家具送到夫家新房,进来赵青山忙着温习赶考,一家人也就将这婚事暂且按下不提。
好多事儿也都没有准备起来,谭母看着空荡荡的家不由得开始操心。
看着手里拿不到二两的银子,谭父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歉意和愧疚。
“既然咱们都住一起,不如找个时间和亲家母坐下来上商议一下,看看先紧着什么家具打,其余的咱们在慢慢添补。”
就依照现如今身上的钱财,打一套全的是不可能,可若紧着几件关键的打倒是也能做得。
谭泽给谭明珠的钱,家里人谁也没有碰,全部放在了谭明珠的手里,就连谭父也拒接了女儿欲要交给他的心思。
这边,谭明珠坐在赵青山的身边,帮着他铺纸研墨,诗词中赵青山有些文墨不通的地方,她也能帮着解答一二。
听到她说的那些诗句的含义,赵青山目光温柔又自豪的看着她。
“我的明珠真厉害,若朝廷能让女子科举,我瞧着明珠也能拿个状元回来。”
谭明珠被他夸的脸颊红红,“少在这里吹捧我,你讨好我也没有用,今日你背不完这本书,是别想休息的,但你说的也有道理,状元我不敢说,曾经哥哥说过我这水平考个秀才十拿九稳。”
两人闲话两句,赵青山在此低头苦读,而另一边谭父也来到书房里,将那几个准备考童生的孩子叫过去,再次考察一番,指出他们的弱项让其回去努力温习。
比起秀才举人的科考,童生的题目显得简单很多,大多是默写背诵,和对诗词的简单释义解读,基础的筹算。
村里还如往常一样,但谭明珠站在大门前,呼吸着村子里的空气愣是觉得气氛变得有些紧张。
虽然只有那么三四户人家的孩子孩子准备考试,但村民们好像全都知晓,路过这几户人家的时候,说话的声音也都会下意识的放轻。
大春更是这日一大早就赶着骡车来到了赵家门前,骡子头上还被绑了一朵大红花。
谭明珠看得有些好笑,“为什么要给骡子戴花?”
关键她从赵春山那里得知,这头骡子是公的,看着它脑门上顶着一朵红绸簇成的话,丑俊丑俊的十分逗笑。
大春也觉得它这样子有些好笑,但还是忍不住给它戴了红花,“嗐,我这不是想着鸿运当头吗,给它戴上这花,青山坐在它拉的车上去赶考,定然能高中!”
谭父抱着二妞和赵春山并肩走来,赵母和谭母也跟在二人的身后,全家出动要陪着赵春山一起去镇上赶考。
几人看到那骡子头上的戴着的大红花,也都忍不住笑了,赵春山更是一脸无语凝噎,单是看着他的表情,谭明珠都明白他此刻是有多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赵母大笑之后说道:“这不是道的还以为咱们这是要去迎亲呢,看着挺喜庆的,不错不错就戴着这花咱们赶紧出门吧。”
第一次一家人这样整整齐齐热热闹闹的出门,谭父坐在车辕上赶车,赵春山这次得了闲儿,坐在车兜里翻看着手里的书本。
赵娟一大早就注意着赵家的动静,看着他们这样闹闹哄哄的离开,撇撇嘴啐了一句,“呸!看你们能得意到几时,现在笑得多开心,等着落了榜就有多丢人。”
马车离开了村口,谁也听不到赵娟嘟囔了什么,赵母和谭明珠回头看了一眼,也都看到了赵娟的身影,婆媳二人同时朝着她翻了一个白眼。
转回身来的时候,赵母不由得开始紧张起来,“青山啊,要不要喝口水?歇歇眼睛别一会儿考试的时候,眼睛花。”
“娘我无事。”赵青山头也没抬的看着手里的书。
坐在他身边的谭明珠看得清楚,握着对面赵母的手,“娘放心,青山这些日子努力用功,他脑子灵活学的也快,爹爹都夸过他是读书的料子,这次准没问题。”
说一点不担心那是假的,赵母比谁都清楚,这些年村里的孩子们考几次都没有过,到现在为止也有只有赵娟的儿子高中考过了。
这也是赵娟能这样得知的理由之一,毕竟这十几年里也只出来这么一个有功名的读书郎。
去往镇上的路对于这骡子轻车熟路,几乎都不用谭父赶它自己就知道闷头朝哪里走。
镇上的大门一开他们就随着人流往前,因要来赶考村里都给考生开了路引和举荐信,城门看守的官吏看了眼马车上的人,又看看路引也就没有细查。
官吏冲着他们摆摆手,一行人赶着马车进入,今日早上来的大多都是考生,像赵春山这么大的考生,看守城门的人也是很少看见,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这几眼可是把骡车上的人看得后背发凉,谭母忍不住伸手在骡子屁股上拍了一巴掌。
骡子立马加快脚步,躲开了官吏打量的视线。
靠近官府指定的考场,路边随处都会传来朗朗读书声,提到那些稚嫩青涩的声音,赵青山终于感觉到一点紧张。
这一把年纪若是没考中岂不是让人笑话,他脸色越来越冷,手里的书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索性收起来不看。
谭明珠一直看着他,将他脸上的表情看了一个一清二楚,突然伸手挽住男人的胳膊。
“放松些,你第一次考,又只温读背诵这么两个月,即便不中又有什么关系。”
另一边,谭父一到考场门前,村里的几个孩子就围了上来,一个个面色紧张不断的问着谭父问题,他们的家人陪着过来,脸上也是忧心忡忡。
这可关系着家里的一两银子呢,若是考不中这一两算是白搭了。
“咚咚咚——”考场外鼓声响起,考生拎着篮子陆续排好队,谭明珠赶忙将准备好的笔墨纸砚篮子递给他。
“别紧张,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
看着她努力安抚他的样子,赵青山心里一松浅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又揉了一把乔二妞的发顶。
“早上出门早,大人孩子都没有吃饭,你带着爹娘他们一起吃点东西,别在这里傻等。”
“嗯,你放心的考吧,我给你买两个肉包子,等你考完出来吃。”
考试的时间过早,大家都来不及吃早饭,还好临出门的时候谭母给赵青山炖了一个荷包蛋,吃些垫垫肚子不至于太饿影响发挥。
看着人随着队伍往前移,将村里的举荐信交给门口审查的官员,赵青山的身影彻底消失在一家人眼前。
“爹娘,咱们去那边吃些东西慢慢等着吧,得有一个时辰呢。”
难得一家人来镇上,现在家中银钱也不缺,赵母和谭母便没有扫兴,跟着谭明珠来到考场对面的一家面馆,一人点了一碗汤面。
平时一个时辰感觉不到就过去了,可今日这一个时辰简直就是煎熬,每天都笑呵呵的赵母,这会儿一脸凝重的看着对面的朱红大门。
大人们心里装着事儿,坐在这里看着大门也没有觉得无聊,奈何今日全家都来镇上,自是不能将乔二妞独自放在家中,小孩子到了新地方总是好奇先要转一转。
谭明珠见赵母忧心忡忡的,便低头在乔二妞耳边说了两句话,小丫头就笑着跑到赵母身边,抱着她的手臂摇了摇。
“祖母~咱们去前面看看吧,二妞中午想吃野菜饺子。”
赵母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处正好是卖菜卖肉的摊子,紧皱的眉头松开,她抬手刮了一下乔二妞的鼻子,“馋猫儿,你这是哪里是想吃野菜饺子,分明是想吃肉了。”
在乔二妞的闹腾下,赵母不得不起身朝着外面走去,谭母看了一眼谭父说道:“咱们也去转转吧,在这里干等着作甚,一会儿时辰快到的时候咱们再回来。”
想起之前谭母说打家具的事儿,谭父心里了然,“也好,那我们就去前面转转,半个时辰后咱们在这里汇合。”
“好,那我就跟着娘和二妞去那边看看。”谭明珠才不要打扰他们夫妻二人,难得两人有机会出来逛逛。
菜自然不需要买,他们自己家里就种着,婆媳二人买了些肉,又买了一挂猪肝和一个猪肚,这东西比肉便宜且家里的人也都喜欢。
肉铺掌柜的见她们买的多,人也痛快好说话,当即送了一块儿鲜猪血。
“这东西送你们,这都是今早才宰的猪新鲜的很,我这没工夫处里,你们回去用盐水一烫,等着定型之后切片佐着韭菜翻炒一下,保准吃了这次想下次。”
村里人平时少见荤腥,这猪血虽然没几人喜欢吃,但这不要钱的东西也没有人嫌弃。
况且赵母是认货的,之前帮人家办喜事,主家宰了猪都会将猪血留下炒熟当荤盘凑数,要说吃起来的确没有肉香,但贵在嫩滑口感佳,细嚼也有肉味。
“那可真是谢谢您了,下次还来您这里割肉。”谭明珠接着用荷叶包好的鲜猪血,一手牵着二妞和赵母离开。
谭明珠看着不远处的布庄,“娘,咱们去前面布庄看看吧,我瞧着人家书生都穿着长褂,只有春山穿的是短打,想给他也做两身长袍。”
这倒是和赵母想到了一处,二人一同在布庄里买了两块料子,只是这价格也让赵母心疼的很。
“这布割的富裕,等下的还能给二妞拼一件衣服。”谭明珠安慰的说着,“您瞧瞧这花一份的钱,能给两个人做衣服,值了。”
赵母摸着二妞的头,也只能无奈的笑笑,读书人就得有个读书人的样子,不然出去让人笑,赵母没忘记当初高中在村里的情形,也是考中童生后穿上了长袍,走起路来都神气很多。
三人买了写东西逛了一会儿,这会儿时辰差不多了她们正要去往回走,突然街上乱了起来,不知道是什么人慌乱的跑过,带着周围的人也都惊慌乱窜。
谭明珠和二妞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当即吓得呆在原地,赵母一手拉着一个往一旁的酒肆跑去。
还没跑出几步,身后就有官兵拿着银枪冲过来。
“都让开!官府捉拿叛贼!全都让开!”
他们不管周围的老弱妇孺,但凡挡着他们的路,都会被狠力的推开或者踹上一脚,二妞人小步子也小,一时赵母和谭明珠跑得快些,她根本跟不上。
一下摔倒在路边,周围都是慌乱逃窜的人,身后是追上来的士兵,谭明珠牵着二妞的手一空,顿时心头慌乱不已。
赶忙回头看去,赵母也停下了脚步转回身,入目便一群士兵朝着她们跑过来,眼瞧着趴在地上的二妞还没有爬起来,那些士兵也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甚至嫌弃二妞挡着道儿,抬脚朝着她踢过去。
“二妞!!”
《凤落篱》转载请注明来源:新棉花糖小说xmht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