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城里这些日子都闹得沸沸扬扬,村长秋叔原本还总是帮着朝廷说话,就便是自己也不怎么满意,但从不会说一个不字。
就如天赋上涨,没有人会因为这种事儿开心,但秋叔仍旧没有一句抱怨,带头按照朝廷要求缴纳粮税。
村里有人唱反调闹事儿,他也会去制止调节,但这次他却没有任何的阻拦,既没有说反叛的话,也没有继续调和村民和官员朝廷的事儿。
他这样的见而不管,何尝不是一种表明态度的行为,乔家就算再不好,也有几门亲戚在,乔大媳妇发生了这样的事儿,乔家自然是不能善罢甘休。
原本安静的村庄,这两日也都变得浮躁沉闷起来,十日转眼过去,这日是放榜的时间,赵青山带着谭明珠准备去镇上看看。
谭父原本想跟着一起过去,但他的户籍印信都没有,这种兵荒马乱的时候,他最好还是躲在村子里。
“你们路上多加小心,看完榜就赶紧回来,别再镇子上逗留太久,家里眼下什么都不缺不需要买什么。”
看着岳父紧张的神色,赵青山颔首,“看完我们就回来,最多一个时辰我们就回来了。”
不需要买什么,两人准备走着过去,村子里人心惶惶遇到人也只是点个头,看着大家好像都没什么心情多说。
就连话最多的丁婶,这两日也很少出现在村口,原本热闹的地方,这会儿变得安安静静,谭明珠还有些不太习惯这样的氛围。
周围没有人,男人突然在她面前背对着她蹲下,看着他的背影谭明珠愣了一下,转而想起什么。
“这还没出村呢。”
这段时间不管是去镇上还是进城,他们都是坐着车,谭明珠差点忘了之前她去镇子上的样子。
现如今再次看到男人的背影,她的心里生出一丝暖意。
“反正周围也没有什么人。”男人说的理所当然。
她左右看了看的确没人,熟练的爬上他的背,和他紧紧相贴也不会再觉得尴尬害羞,谭明珠默默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习惯这东西有时候变得真的有些吓人,她紧紧抱住男人的脖颈,凑在他耳边说着两人的悄悄话。
“也不知道乔家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乔大郎平时看着唯唯诺诺的,这次去却让人刮目相看,这样胆怯的竟然敢去城里和官差叫板,谭明珠心里又是震惊又是好奇。
对这些事儿,赵青山好像知道的更多一些,“乔家这次倒是团结,每家安排了一个陪着乔大郎去城里,今年田赋一季一涨百姓们都哀声哉道,现如今自然是喜欢借着事儿闹起来,佟叔之前也来信叮嘱过,近期别往城里跑,那边乱的很。”
如今的谭明珠早已不是刚来的时候,想起京城里的生活她嘲讽的哼笑。
“在这里闹有什么用,为难的也只是眼下的知府,要说我咱们这康桥城的知府还算是好的,这要是放在别处的指不定要闹成什么样子。”
京城里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谭明珠在清楚不过,那是看不到人间疾苦的地方,这里百姓不堪重负闹起来,在京中不过是众人厌恶的“刁民”,又有几个人会真的好奇,这些百姓为什么放着安生日子不过,非要闹起来?
男人突然压低声音,“现如今这样的场面,其实更有利于我们。”
伏在他背上的人当即反应过来,他们现在还有一层身份,“事到了今天我发现好像哥哥说的是对的,那日二妞的事儿我每次想起来都是一身冷汗。”
在京城的时候被周围的声音和繁华眯了眼蒙了心,来到了这里跳出那个虚假的繁华之后,她好像看得更清楚了。
曾经崇拜着的人早已烂到了骨子里,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底下的官差不土匪强不到哪里去。
一路上,两人直至城门口都没有看到一个同行之人,原本排队才能进的小城门,这会儿真真是门可罗雀了,守城的官吏都闲的依靠着城墙打起了盹。
听到脚步声,一个官吏朝着这边看过来,见有人靠近的时候他们当即警觉起来,盯着谭明珠和赵青山的目光满是防备和敌意。
谭明珠心里有些胆怯,她被放下了下意识的就挽住了男人的手臂,目光也同样警惕的看着官吏。
赵青山倒是面色未改,神态自然的拿出他和谭明珠的印信,顺利的进了城门。
最近镇上也乱的很,有不少不怕事大的人到处惹麻烦,官吏们这些日子也十分辛苦,自然对来到镇上的人都更加警惕。
原本放榜的时候也是镇上最热闹的时间,然而此刻张榜的告示亭前寥寥几人,赵春山这次过来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帮村子里其余参加考试的人一起看看,若是榜上有名就帮着带个喜讯回去。
住在村子里,大家都爱叫个外号或者小名,看着红纸上的考中的名字,谭明珠两眼一黑。
“你知道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吗?”
男人一边往前靠近,一边解释道:“他们会按照每个村子地域集体公布名单,只要写着是地阳村的人,咱们就把名字都给抄回去。”
“好。”
两人终于来到榜前,周围人不多都不需要挤着上前看,谭明珠和赵青山一目十行的寻找着那最为熟悉的名字。
“青山在这里!”谭明珠开着的指着靠近榜单中间的位置,那里赫然写着赵青山的名字。
在遇到谭明珠之前,他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参加科考甚至取得成绩。
这曾经在他眼中是遥不可及的事儿,如今看着红纸上那带着力道的三个字,赵青山感到有些恍惚。
“真的考上了……”他低语呢喃。
“我就说你没有问题。”谭明珠开心牵住他的手晃了两下。
赵青山看着自己的名字,好一会儿才像是消化完这个喜讯,他神色逐渐恢复淡然,拿出准备好的笔名将他名字之下那几个同村人都抄了下来。
离开榜单的位置,谭明珠激动的情绪仍旧没有平复,“青山,这是好事儿啊,咱们要不要带些东西回去,庆祝一下?”
虽说镇上现如今也乱哄哄的,可站在这没几个人的街道上,谭明珠也没有感觉出来有什么危险。
男人打量着周围,牵着她的手执意朝着城门走去,“镇上的生意近来怕也是不好做,你瞧那些店铺有一半都没有开门。”
经他提醒谭明珠才注意到,的确有很多铺面都紧闭门窗,街上的人少卖东西的也少,遗憾的叹息一声。
“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两人急匆匆的离开了镇子上,却也没有走上回村的路,赵青山背着人朝着另一个村庄走去。
“咱们这是要去哪里?”
“赶集。”
这倒是个新鲜,她来到这里这么久,还没有在这附近赶过集,之前在去康桥城的路上倒是赶过两回,天色晚不说那个集市着实不算大,没走几步就到头了。
得知这里的集市又之前见过的第三个大,谭明珠新奇越发期待。
“这个集市平时也有吗,既然大家都可以去镇上买东西,为什么村子里还会有集市?”
“也不是每天都有,逢六才有,这里的东西比镇上的卖相可能差些,但价格也比镇上便宜。”
走了有小半个时辰,谭明珠终于看到了赵青山说的集市,这里都是村民们自发形成的集市,位于上杨村、地阳村、刘家沟三村的交界之处。
站在集市的高初看过去隐隐还能看到地阳村,谭明珠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看着眼前的东西都新奇不已。
这里的东西不同于镇上,大家卖的多说都是吃食和菜,这菜村里人更是家家都有,这里卖的也多不是自家种的。
“这个是什么,怎么之前没有见过?”
黑乎乎的带着点绿色,看起来也有些黏答答的,走几步就能看到不少人都在卖。
而买的人也不在少数,赵青山顺着她手指的位置看过去,“哦,那是我们这里独有的一种地皮菜,可以炒肉做汤,味道都很好。”
第一次见到这菜,从未尝过谭明珠有些好奇。
“咱们不然也买一些吧?”
“好。”男人掏出两文钱,递给卖地皮菜的老人,“给我们装一些。”
那老人家拿出自己竹片便的简易竹篓,张开五指用力的摘了一把大,谭明珠瞪大了眼睛,这即便是让她自己下手抓也未必有这个多。
这老人家卖菜也太实诚了吧。
拎着一小篓儿的地皮菜,二人往集市的深处走去,这里不仅有卖菜的,也会有卖肉的,且这些猪肉都是当天宰杀,只是这分肉的手法十分一般,没有镇上肉摊分的细致。
可老百姓并不介意,谭明珠凑过去看了看,那肉肥瘦相间猪皮也清理的干净无杂毛。
“这肉多少钱一斤?”
她指着的是一块儿带着猪皮的肥膘,这在镇上少不得十三四文一斤。
“这个十文一斤,您要是要我这就给您穿起来。”
被它便宜的价格折服,谭明珠想都没想就点头,“要着,猪棒骨还有吗?”
“有,三文一根您要几根?”
镇上的棒骨有时店家都会直接添称,或者做个饶头卖个人情,骨头上几乎没见过什么肉,眼下这棒骨上可全都是肉啊。
“要!把那三根都拿上!”卖肉的今天也是心里欢喜,一下来了一位大户,买东西不讲价要的也多,手脚麻利的给她将东西都打包好。
二人走远一些,谭明珠忍不住问道:“既然每到逢六的日子就有集市,之前你为什么总是带着我去镇上买东西啊,这里又便宜有新鲜,咱们怎么不在这里买?”
谭明珠心里好奇极了,就连赵母那骨子里都是省吃俭用的人,怎么也曾未听她提起过村子里的大集,买啥都是让他们去镇上买。
男人接过她手里拎着的肉和骨,“之前朝廷不让百姓在这里赶集,即便是逢六的大集也会有官吏过来收摊税,老百姓买东西都图个便宜实惠,加了摊税东西的价格自然就上去了,可卖相又不如镇上的好,故而来这里的人不多。”
谭明珠瞪大了震惊的双眼,在村口摆摊都要收税,这是没有天理了吗?
刚想问现如今为什么又可以了,就听到周围人说激动又紧张的说着。
“城里打起来了,这次是真的打起来了啦,都动了家伙了。”
“怎么好端端的突然打起来了?”
“嗐,早就有苗头了,没看到上杨村前些日子去了好多当兵,这次一闹事儿周围不少百姓都投去上杨村,也参加了那个什么义什么军的。”
“义阳军,听我小舅子说,义阳军在南边也有不少呢,都是被逼疯的老百姓。”
谭明珠停下脚步想要细听听,却被男人拽了一把,朝着前方的上杨村抬抬下巴。
“传言未必属实,倒不如去叫上大哥,今日在家里一起聚聚。”
新棉花糖小说【xmhtxs.com】第一时间更新《凤落篱》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