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啸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棉花糖小说xmht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允熥的一番话气的吕氏发抖,她当然知道朱允炆是庶子。
她受封太子妃后,在宫里和外面同时安排人给朱允炆造势说嫡长子就是因为如此。
这也算是对朱标和朱元璋的一种试探,见两人没有任何动作,才让她心安。
认为朱允炆就是大明第三代皇帝,可她没想到朱标突然离世,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后来见朱元璋的动作,知道要从朱允炆和朱允熥两人中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她放心不少。
朱允熥是她看着长大的,什么德行她是最清楚的,这当然是她的成果。
可现在看来,朱允熥一直在伪装,现在更直接反驳她朱允炆是庶子,朱允炆的身份现在是最大的软肋。
可她不敢闹大,更不敢召名儒论嫡庶,作为名门大小姐,知道论嫡庶相当于为朱允熥正名,她不蠢,相反还很聪明。
“熥儿,这都是我们的家事,没必要闹得沸沸扬扬,太子还在文华殿,尸骨未寒。
你带两位姐姐去王府住,我作为你们的母亲怎么能没有表示呢?
这样太子府给两位郡主宝钞1万两,绸缎10匹,珊瑚2簇,珍珠摆件等,算我这个当母亲的一点心意”
“谢过太子妃,我们的母亲永远是太子妃常氏,不过还是要感谢太子妃”
不要不要白不要,两位姐姐惧怕吕氏不敢吭声,他无奈回答完转身离去,至于吕氏给的东西自然由胡六交接。
“母亲”
“回去再说”
吕氏铁青着脸,没想到朱允熥这么不给面子,她儿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否则等朱允熥登上皇位,翻出常氏的问题,万一查出蛛丝马迹,她不会有好下场,甚至他的三个儿子都不会好过。
现在已经没得选择了,不过她在宫中这么多年,常氏将东宫所有事务交给她掌管,她也不是吃素的。
至少在宫里培植多年,至于外面?
那么多文官加上他们吕家这个百年望族,朱允熥靠一群丘八,能成什么大事?
“允炆,吏部尚书詹徽的态度如何?”
“回禀母亲,吏部尚书这个老家伙是个老油条,儿子连国公都许出去了,可他一直故作而言他”
“詹徽在你皇爷爷的心里地位不低,暂时算了。
现在有户部尚书赵勉、齐泰、黄子澄、江夏侯他们还远远不够。
六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出缺,出宫后你们商议一下,看能不能拿下这兵部和礼部这两部尚书,特别是兵部尚书尤为重要。
至于工部尚书就算了,吃力不讨好!”
“兵部?”
“没错,兵部虽然没有统兵之权,可户部拨付粮草需要经过兵部核准、兵部还有调兵等职权。
这是对淮西勋贵加以限制的核心部门,不容有失,下去后商议商议,看让谁顶上去”
“是,母亲”
“回去准备吧!朱允熥已经出宫了,你也今天去王府,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遇事不决多与齐泰他们商议,不可擅自下决定”
“是”
朱允熥带着两位姐姐离开东宫,江都郡主欲言又止,宜伦郡主就没那么多顾忌了,她感觉空气都是新鲜的。
“小弟,你这样对吕氏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她可恶毒了,万一她针对你怎么办?”
“二姐,你放心吧!接你们去咱吴王府居住是得到爷爷首肯的,以后都不会有人伤害你们,至于吕氏?有的是办法整治她,你们放心!”
“呜呜,母亲去世后她不让我们怀念母亲,有一次我和姐姐讨论母亲被那个下人听到了,那天晚上让我和姐姐跪了一个晚上,还骂我是小贱人”
宜伦郡主再也忍不住,满肚子的苦水,她们甚至盼着赶紧出嫁,只要离开东宫怎么样都行。
“二妹,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江都郡主比宜伦郡主要理性的多,还没有出宫,人多眼杂,更别说哭了,听大姐这么说宜伦郡主擦干眼泪,低着头。
“小弟,我感觉你变了,以前吃喝玩乐和现在的沉着冷静天差地别,以前的你可不敢这么对吕氏”
“大姐,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以后咱会给你们说的,你们放心,只要有咱在,以后没有人能欺负你们,哪怕爷爷都不行”
“慎言”
“没事”
朱允熥没再说话,他这一世只有这么两个姐姐了,一定要保护好他们,历史上两个人都不是很好,现在他的姐姐他来保护。
车队终于到吴王府,朱允熥下车后忍不住激荡,这才是他到大明朝后的第一个落脚之地,从此院子里的事他做主。
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曲折蜿蜒的小径穿过房舍,给人的感觉温馨宁静,典雅的房子掩映在苍翠的竹林之中,一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朱允熥满意的点点头,走入中院被改造成巨大的演武场,足够五百人演练,后院是家眷的住所,四面房舍围着一个花园,鸟语花香,给人舒畅的感觉。
“吴王殿下,王府是根据别院改造一番,时间催的紧,很多方面赶不上王府规格,还请殿下恕罪!”
工部侍郎孙奎担忧的看着朱允熥,很多皇孙贵胄都不好打交道,不知道这位是否满意,他算是尽力了,尚书出缺,工部事务由左右侍郎分管。
工部是六部中最不受重视,尚书出缺两年有余,到现在还未补充,户部尚书最难打交道,经费申请不易,他们去协调官阶比较低,不是那么容易的。
“孙侍郎辛苦,咱很满意,屋里请,咱还有事想请孙侍郎给个方便”
“殿下请吩咐,下官力所能及之事绝无二话”
孙奎听到朱允熥满意,他心情好了不少,既然殿下不为难,些许小事不成问题,可要是超出职权范围那就不好意思了。
孙奎话外之音朱允熥当然听的出来,力所能及之事?巧了,他的事对工部来说还真的问题不大。
“咱想请孙侍郎给我一些格物方面的工匠,当然技术要精湛”
士农工商,工匠在公布都有备案,朱元璋采用最严格的户籍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农户的世世代代都是农户,匠户的世世代代都是匠户。对商户是最不友好的,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小说推荐:《灾变卡皇》《重回年代赶海打猎》【盘锦大有小说】【蔷薇小说网】《我能继承角色天赋》《官人官色》《穿书后成了狼孩》【OPPO小说】《1978合成系文豪》《游戏搞到一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