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棉花糖小说】地址:xmhtxs.com
她说自己以后老了就不好看了,这可不是因为外婆爱美,其实是因为外婆的遗照是要放在儿子的家里,她怕自己老了太难看,遗照摆在他们家就不好了,所以要在自己身体还没有很差的时候,笑着拍。我看着外婆从60岁到90岁之间的变化,她从刚开始满脸笑容,到最后面无表情、脸色阴沉、毫无血色、瘦骨嶙峋。这难道就是一个人的晚年吗?
那阵子,我总是一看到外婆的遗像就会哭。遗像上外婆的笑像针一样直直地扎进我的内心深处。这种疼痛感让我反复的提醒自己:外婆不在了,她最后一段路程我都没有出现过,我是一个不孝的人……
这些想法和这些话,我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过。但是直到今天都依然存在于我的心中,我始终过不去,也释怀不了外婆的死。有句话说“人的死亡并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我想: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我永远都会记得她。记得在我妈妈都舍不得给我买布料材质的铅笔盒时,是外婆打开了她皱皱巴巴的钱包,掏出了30块钱,28元是铅笔盒,剩下的2元是我买了两包□□糖。那个文具袋,是我人生中我最喜欢的一个,那两包糖,是我吃过最甜的糖。我会记得,外婆很爱看戏,小时候她会自己带凳子,牵着我去大礼堂看戏。看完戏走出来,她总会领着我去买一串我最爱的烤年糕。我会记得,小时候外婆给我洗头,我想自己玩儿就说我要自己洗头。外婆吓唬我说我洗不干净,头上会长虱子的。我会记得,外婆来我家时只要还有力气就会给我们做饭,陪我一起等爸爸妈妈回家。我会记得,在外婆最后的几年我很少去看她,她每次见我就会跟我说“来,让外婆摸摸手”。我会记得,外婆身体还好的时候不爱出门,却喜欢来我家玩儿。她跟妈妈商量好,却不会提前告诉舅舅,总是等妈妈要去接她了,她就从大早上开始等,再开开心心的和舅舅说“我要到建英家待一阵子。”我会记得,外婆总是会找各种理由给我塞点钱,说是心意。在她离开之前她还留了几百块钱,是她生病的时候都没有拿出来花掉的。她跟我妈妈说,是留给我的。以后我结婚的时候她肯定不在了……
因为有着这一些回忆,所以让我每次想起她的时候,眼泪都会不自觉的往下掉。是想念,还是后悔,亦或是悔恨?我不能找到答案。直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我依然时常会梦到她。梦到她倒在血泊之中,又或者她在吐血,她在高处下坠而我没有抓住她。我每每哭醒,就更加期待有一天晚上我梦到的是外婆过来跟我说,她在那边,过得很好。
对于外婆,我所能想到的最多的就是愧疚与心疼。首先,对于外婆这个名字,我是在她死后才真正记住的。她活着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在意过这些东西,我只知道,她是我的外婆。“外婆”“阿娘”这两个身份好像就代表了她整个人,没有人去在乎她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还有外婆与外公与建立的婚姻就让人感到十分奇妙,他们的另一半是兄妹,换句话说他们两人其实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他们各自的另一半年纪轻轻便去世了,之后家里长辈便让他们二人结合在了一起。
外婆先前并没有孩子,外公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前面我也写到过大姨妈在外婆死的时候,跪在地上痛哭,并喊了一句,“亲娘。”她便是那个不是外婆亲生的女儿,在外婆人生的最后一刻,她从心底里接受了这个哺育她长大,给她准备嫁妆出嫁的阿娘。
我觉得外婆其中的一个伟大之处就在于她是真的把那两个小孩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孩子来对待。而且外公去世得很早,家中只留下了外婆和七个没长大的孩子。在当时家里都是靠男人的年代,外婆却一人撑起了整个家,我真的无法想象外婆受了多少苦才凭借一己之力养活了这么多人。
她为这个家、为这些小孩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与牺牲,可是她的后半辈子却过得不尽人意,这是老天和她开的一个玩笑吗?她这辈子都没有再改嫁,在所有小孩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她一人在一间几十平的砖头盖的小房子里住了几十年,直至死去。
我一直觉得她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的子女们却大多不像想象中那般孝顺。她亲生的一个儿子,因为一点小事就选择和她断绝关系。尽管断绝关系用我们现在的法律来说是无效的,可是,她们真正做到了“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舅舅对外婆不闻不问几十余年,他们家就隔了一层墙壁,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时候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直到外婆临死前的一年,也许还没有一年,舅舅才开始承担起一份做儿子的责任。不知道,外婆走之前有没有少一点遗憾。
还有一个我一直都很遗憾的点是我和外婆这么多年来,连一张合照也没有。想她的时候,我只能闭上眼睛想象她生前的样子,我也没有给过她什么。我甚至都不觉得我很爱她,因为我们的交流太少了,也是在外婆走后,我才发现我的人生从此缺了一个无可替代的角。
我也从未真正地了解过她,我只知道她最爱吃的菜是南瓜,她最爱做的事情是看戏。除此之外,我一无所知。我真切地希望如果人真的有下辈子,她还可以做我的外婆。我一定不会再让我最后悔的那件事情重新上演……
而至于刚开始提到的爷爷,这里顺带一起做个最终记录。关于我的爷爷,前面我一直说我是他的小公主一样的存在,但是,对于我们家除了我之外的人,他便是封建大家族中封建大家长的存在。
爸爸是他最小的儿子,按他们那个年代来说,他应该是最疼我爸爸的。可是,他的儿子太多了,对我父亲也自然不那么在乎了。他和奶奶本来决定要把我爸爸送给一户没有儿子的人家。是老太太不舍得,说这也是他的孙子,爸爸这才得以继续留在了这个家。
“出生能决定人的一生”,这句话有时也有些许道理。因为出生便不受待见,以致于爸爸从小的成长环境就是被家里的人各种欺负、打压。后来,他和妈妈结婚,家里也开始分家,结果却分了许多债。妈妈总说他懦弱,都是结婚有孩子的人了,却还是时不时被爷爷扇巴掌,好像周围所有的人都可以欺负他。爸爸处处忍让的性格让妈妈在这个家也没少受委屈。
爸爸爱喝酒,但是那时候家里根本买不起酒。他就会去爷爷家里,倒一点老酒喝,但是他从不敢倒多,没想到爷爷发现了之后就往装老酒的瓶子里面倒酱油。这的确不像是一个父亲对儿子做的事。这件事情,妈妈现在还时常提起。不过,毕竟这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所以我内心的起伏并没有那么大。
对于姐姐,爷爷也并不喜欢她,那时候家里的小孩很多,姐姐又不像伯伯家的女儿一样,爱说一些溜须拍马屁的好话,所以每次分东西吃的时候,姐姐总是没有。次数多了之后姐姐也就养成了不再向人伸手要东西的习惯,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她后来一路成长过来都是异常独立的人的原因吧。
爷爷在他死之前还立了一份极为不公平的遗嘱,这份遗嘱就是对爸爸进行的最后打压。事实证明,爷爷成功了。因为这份遗嘱,爸爸和伯伯吵了好多次架,结果始终都是爸爸做了让步。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要推翻前面爷爷的形象,我只是想要更加客观、全面的叙述一些事情。而我也不会因为这些事情改变爷爷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因为,他曾经是那样的爱我。
《风过西坞》转载请注明来源:新棉花糖小说xmht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