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棉花糖小说】地址:xmhtxs.com
也许,世界上真的存在所谓的真命天子吧!
负责守城一方的总指挥乃是朱文正,而其他参与此战的主要将领还包括邓愈、赵德胜等人。至于攻城方,则由陈友谅亲自挂帅,并带领一众将领前来。
这是一场,两万人挑战六十万人的闹剧,但奇迹的是那两万人获胜了,所以朱元璋成了最大的赢家。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强大的陈友谅,与弱小的朱元璋,上演了此消彼长的一幕。
陈友谅六十万万大军猛攻了三个月,都没有攻破洪都。更是在洪都攻防战上上演了历史上最经典的一场战斗,那就是当时洪都城被陈友谅的军队攻破了城墙,有一部分直接坍塌了,朱文正命人一边修葺城墙一边抵御攻击,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奇迹般的守住了洪都。差不多九十天的坚守,足以耗尽了陈友谅六十万万大军的所有锐气。
最终的结局却是出人意料,陈友谅看到朱元璋被张士诚拖住。企图在朱元璋背后捅刀子的陈友谅反倒把自己给刺伤了。他不仅损失了六十万大军所需的大量粮草,而且士兵们也伤亡惨重,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朱标还记得历史上对于这次战役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这场战役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守城战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范例,它对元末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且重大的影响。”
朱标也在心里思考着洪都的地理位置:“洪都,应该是坐落在鄱阳湖与赣江交汇处,自古称“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朱标也从前身的记忆中回想起来:“自从朱元璋掌控了江西一带之后,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陈友谅便一直觊觎着朱元璋的势力范围,妄图将其吞并。然而,陈友谅曾多次东征,却都未能得逞。”
这一次,陈友谅亦未能幸免。在这个决定性的时刻,陈友谅也未能逃脱命运的魔咒。
朱元璋深知此次出征的重要性,他亲自指挥筹备,调配粮草军备,谋划战略战术。
朱元璋精心谋划,秣马厉兵,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此刻,他胸怀大志,决心要一举击溃敌人。
朱元璋站在船头,风吹动着他的战袍,他的眼神坚定而决绝。身后是一片壮观的景象,数千艘战船整齐排列,旌旗飘扬,二十万大军肃穆无声,只待他一声令下。
随着朱元璋的一声令下,他亲自率领着二十万雄师,旌旗蔽日,数千艘如巨龙般的战船扬帆起航,驶向远方。船队破浪前行,磅礴的气势回荡在浩瀚的江面上。他们带着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毅然踏上征程。
朱元璋身先士卒,英姿飒爽地站在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毅和决心。士兵们身着鲜亮的铠甲,手持锋利的武器,士气高昂,严阵以待。
江面上波涛汹涌,战船乘风破浪,发出震撼人心的轰鸣声。每一艘战船都装备精良,旗帜飘扬,彰显着朱元璋的强大实力和威严。
随着朱元璋的一声令下,战船如离弦之箭,迅速驶向敌军。战场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这是一场生死较量,也是荣耀与胜利的争夺。朱元璋的军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陈友谅的防线,他们毫不畏惧,奋勇杀敌。
整个战场陷入一片混乱,血腥与厮杀交织在一起。但朱元璋的军队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他们以顽强的斗志和无畏的勇气,逐渐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陈友谅的军队在朱元璋的猛攻之下渐渐溃败,无法抵挡这股强大的力量。
最终,朱元璋的胜利之势不可阻挡,他以智谋和勇气赢得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战场上残阳如血,映照出朱元璋的赫赫威名,他的霸业从此踏上新的征程。
洪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场战役直接影响到了朱元璋称霸天下的伟业。
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此时朱标还年幼,没有直接参与洪都保卫战。
洪都保卫战期间,作为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在战争期间承担了一些职责。负责关心士兵和百姓的福祉,采取措施减轻战争带来的影响。
洪都保卫战的胜利对朱元璋的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他后续的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而朱标在逐渐成长,并在老朱建立明朝后会被立为皇太子。
朱标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每天都会跑到母亲马秀英跟前,然后装作迫不及待地询问:“娘,前线的战斗情况如何啦?爹何时才能归家呢?”
而马秀英则一边忙碌着手中的活儿,一边心不在焉地回答道:“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回来了吧,至于回来的时间,我也无从知晓啊。”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手中的活计,仿佛那比朱标的问题更为重要。
“标儿,你若是想知悉更为详尽的消息,不妨去瞧瞧那从战场传回的邸报吧。”马秀英回首,瞥了朱标一眼,嘴角轻扬,似笑非笑地说道。
朱标觉着马秀已然洞悉了自己的心思,便微微一笑,应道:“好的,娘,您忙吧,我这便不叨扰您了。”
朱标踱步而去,来到老朱惯常处理事务的房间,推开门,迈入其中,屋内空无一人。现今众人皆忙碌得很,有的随老朱奔赴前线了。
朱标行至书桌前,拾起那从前线战场传回的战报,凝眸细阅起来。
看完之后,,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消息,仅说明了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具体细节却是只字未提。
朱标没有看到自己想要得知的信息,朱标便折返住处。
前线战场上传回来的消息,这也是朱标每天都要来看的主要职责。朱标了解战场形势,协助朱元璋解决前线作战的粮草,还要维护后方大本营的安定。
“或许,我应该做些什么了。”朱标心里想着以后的大明锦衣卫,忽然,脑子灵光一闪。
朱标一下想到了办法道:“对啊,现在是战乱时期,我可以找几十个孤儿,将他们精心培养起来。等以后自己岁数大一点了,身体锻炼好了,收养几百个、几千个都没问题。我现在可是世子,以后随着老朱建立大明,那我到时候就是太子储君。没有一点自己的班底,没有一点自保手段怎么行呢?”
“我也要为我的未来打算,我可不能像历史上的朱标一样死得不明不白的。我成为了朱标,那就不会重蹈覆辙,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朱标。”朱豪气干云的自语着说道。
再说洪都保卫战结束后,善后事宜如潮水般涌来,安葬死者、救治伤者、重建城池……朱标也要忙着处理这次大战后的许多事情和安排。
同时,朱标也深知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如饥似渴地研读经典著作,汲取历史经验,与群臣切磋交流,只为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治理水平。
这样,朱标每天除了要学习治国理政和文化知识的才能外,又要忙着处理各方面的事情,更要命的还要跟一群不安好心的老狐狸打交道。
这一天下来,朱标很是心累,想到不久之后:“”自己还要参与政务的讨论和决策,协助朱元璋处理国家大事。同时,还要关注民生、经济、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想到这些,朱标的头就如被重锤敲击般疼痛,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咯。
洪都保卫战后,朱元璋在欣喜之余,他站在城墙上,遥望着远方,心中感慨万千。
数日后,朱元璋决定启程返回应天。他带领着亲信将领和士兵们,踏上了归途。一路上,他们军纪严明,行军迅速,展现出了强大的军威。
途中,朱元璋不断思考着未来的战略。他深知,应天是他的根据地,必须加强防守和发展。他与将领们商讨着如何整顿军备、加强城防,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挑战。
经过数日的行军,朱元璋终于回到了应天。城中的百姓们欢呼雀跃,欢迎他们的领袖归来。朱元璋面带微笑,向百姓们挥手致意,感谢他们的支持和信任。
回到应天后,朱元璋立即召集众人商议政事。他听取各方意见,制定发展计划,积极推动应天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同时,他也加强了军队的训练和管理,为未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朱元璋慈爱地看着年幼的朱标,眼中充满了期望道:“标儿,你可知为何我要你努力读书?”
“我知道,爹是希望儿臣能成为一位有学问的人。”朱标诚恳的说道。
朱元璋微笑着点头:“不仅如此,读书能让你明白事理,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
“爹,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朱标笑着点头说道。
朱元璋轻抚着朱标的头:“很好,但也需知道,学问只是一方面。作为未来的天子,还需有一颗仁爱之心,关心百姓疾苦。”
朱标也是颇有感触的道:“爹,我明白。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要善待他们。”
“正是如此。还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广纳贤才,这样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朱元璋眼神望着远方更宽广的天地道。
“我谨记爹的教诲。”朱标躬身行礼说道。
“标儿,爹相信你定能成为一位出色的君主,但这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挑战,你要有勇气和决心去面对。”朱元璋的眼神透露着欣慰的说道。
“爹,我不怕困难,会勇敢地面对一切。”朱标也是展现出自身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坚强,坚定的说道。
朱元璋满意地笑了:“好孩子。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这是我们朱家的责任。”
这段对话展现了老朱对成为朱标给予期望和教导,强调了学问、仁爱、纳贤以及责任感等对于成为一位优秀君主的重要性。
《朱哥流浪记》转载请注明来源:新棉花糖小说xmht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